德国杜德斯塔特细胞治疗中心专家们使用PD-L1阻断点抗体治疗结合DC免疫疗法成功治疗晚期癌症。
1893年,美国医生威廉•科利(William Coley)第一次成功的使用减毒细菌的混合物(化脓性链球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治疗癌症。有效激活了人体免疫反应(高烧症状,因此也称为发热疗法),多数情况下出现了肿瘤收缩。
1943年人们知道,细菌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产生生物毒性效应,鉴于使用活性病毒的危险性之后只使用毒素治疗。科利毒素作为唯一的常规癌症治疗药物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1963年美国FDA(食品和药品监管局)禁止了此药的使用。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使用科利毒素疫苗,肿瘤收缩为细菌脂多糖的一个附带效应:激活淋巴细胞活性和提升肿瘤坏死因子(TNF),其实就是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12(IL-12)。
免疫治疗——抗击肿瘤的生力军
1987年德国杜德斯塔特细胞治疗中心团队—生物学家彼得斯教授首次将来源于外周血的单核细胞通过两种信号刺激分化为树突状细胞,1995年来源于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分化的DC细胞(简称为MoDC)第一次应用于人类癌症治疗。2013年年末,肿瘤免疫治疗被《科学》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拉开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大幕。德国杜德斯塔特细胞治疗中心至今已为全球超过6000例患者提供高效的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福音。
杜德斯塔特细胞治疗中心自体单核细胞培养的DC树突状细胞为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既能够在体外培养的时候加载已知肿瘤抗原或者一些靶向信息又能够输入患者体内后吞噬肿瘤及肿瘤裂解物获悉肿瘤抗原,可以识别癌细胞,标记癌细胞并通过募集激活免疫系统的T细胞杀死癌细胞,引发临床抗肿瘤免疫反应。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癌症治疗手段,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灭杀癌细胞,在复杂的免疫系统面前,我们人类的认知有限,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免疫激活,肿瘤逃逸机制,通过临床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办法,细胞分子层面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是免疫治疗除了一些很有希望的结果外客观临床反应仍旧很低,一些患者在治疗中免疫反应失败。晚期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较弱,主要是T细胞数量少或者T细胞受到抑制以及治疗的耐受性。当医生们一直努力于提高DC细胞治疗的有效率时,免疫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各种抑制激活免疫T细胞的微分子蛋白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与抑制,这些配体与受体导致T细胞不能工作,DC细胞死亡以及肿瘤逃逸。
PD-L1阻断点治疗为肿瘤免疫治疗注入一剂强心针
德国杜德斯塔特细胞治疗中心在2015年ASCO年会上发表文章,首次利用PDL-1阻断检查点生成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晚期胰腺癌,并在临床上取得可喜成就,为许多身患绝症,投医无门的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DC细胞募集激活T细胞的过程会被一个称之为PD-1/PDL-1的细胞间蛋白信号通路抑制,从而引起免疫T细胞的不敏感,造成临床治疗耐受,效率低下。ASCO肿瘤协会的医学专家研究的靶向药物能够有效抑制PD-1/PDL-1蛋白信号通路,使得DC细胞充分激活免疫T细胞,增强对癌细胞的灭杀效果,极大提高治疗效率。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可以把PD-1看作汽车的刹车,使⽤靶向药物系统性给病人治疗,相当于松开刹车,那么汽车能不能跑起来,还取决于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启动以及汽车是否挂上挡。因此,这种药物有效的前提是病人的体内要有针对癌症细胞的T细胞的存在,而DC细胞就能够促使T细胞募集,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已经启动,挂挡,就等一松刹车汽车就跑起来了。
2011年诺贝尔化学及医学奖追授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教授,他是第一位描述及发现DC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科学家。身患胰腺癌晚期扩散的斯坦曼教授本身就是MoDC细胞免疫治疗的受益者,使用DC细胞免疫治疗使他延长了4年的生命,若能够再向天借上4年的时间,使用DC免疫治疗结合PDL-1阻断点抗体治疗定会使含恨九泉的乔布斯心怀嫉妒。
——————————————————————————————————
医疗行业迎政策红利:基因组学、医疗器械纳入“十三五”百大项目名单
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国家战略意图的反映。在3月5日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的纲要草案全文中,可以看到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
其中,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
对于基因组学和医疗器械的规划是这样描述的: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